全面地促進學生的發展
禮致學校著力于孩子認知改變和心理問題的疏導,學習興趣的恢復與培養,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,通過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共同努力,引導學生走出成長困境,培養學生陽光健康的心態,激發每個學生的潛能,促使每位學生生德智體全面發展。
學校根據青少年成長心理和行為特點,制定了一套專屬于每位學生的教育模式——456模式。
禮致學校學生轉化方案的四個階段:
第一階段:適應教育與行為矯正
適應封閉式環境、調整生物鐘、學會時間管理,進行首次心理測評,同步了解學生成長軌跡,找出原因,通過軍事化訓練從行為上進行長期的去陋習訓練、塑造堅毅品質、建立規則感,從日常內務中學會生活自理、自立、自愛、自強。
第二階段:心理疏導與認知提升
以生命教育為主線,同步開展道德、法制、勵志、感恩等課程,讓學生擁有正確的價值觀、人生觀、世界觀。心理干預是通過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,運用心理治療的有關理論和技術,幫助其認識自己,認知情緒、學會管理情緒,克服心理困擾,充分發揮個人的潛能,促進其成長的過程。
第三階段:社會實踐與學能培養
社會實踐的體驗式學習,對于他們綜合能力的鍛煉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。體驗所獲得的智慧遠比書本死記硬背來的更記憶深刻,也更實用。知識是可以學來的,但是實踐增強了學生學能力的培養。
第四階段:鞏固提升與融入教育
21天定律也叫21天法則,是通過21天的重復聯系,養成一個好習慣的一種方法。在培養一個好習慣的同時不斷的鞏固,在鞏固中進行不斷的提升。在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行為習慣養成并鞏固的基礎上,讓學生融入家庭生活,融入普通學校生活,融入社會。
禮致學校教學五大特色:
體驗式教學
強調重視師生的雙邊情感體驗,教學過程中即是師生信息的交流過程,同時也是師生情感的交流過程。
親情式感化:走出一條“教育、感化、挽救”和“管教并舉、教育為先”新路。生活上關心,重在“感化式”教育;思想上疏導,重在“感悟式”熏陶;人性上關懷,重在“親情式”了解。
團隊式幫扶
一個團隊的力量遠大于一個人的力量,在學校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,班主任、心理老師、行為導師、生活老師、文化老師組成的一個幫扶團隊,全方位對學生進行教育與引導。同時提倡學生互幫互助,團結友愛。
融入式回歸
融入式教育,將學生學習中所涉及的知識、技能、思維方式融入原生家庭與社會,學以致用,先成人后成才,最終回歸家庭、回歸社會。
跟蹤式服務
學生入學后有專屬溝通微信群,以便家長與學校進行溝通,了解孩子在學校的一系列情況。在每位學生畢業后,學校將會定期定量的進行畢業生回訪,了解學生畢業后的各方面情況,并提出后續的教育服務建議。
禮致學校六大課程:
軍事課程、心理課程、認知教育、學能學習、興趣培養、社會實踐。